这谢道韫既有文采,又大义凛然临危不惧,当真是奇女子!

武则天不屑地冷哼:“王凝之虚负王家公子之名,枉为男儿。呵,世家贵族,又有几个金玉人才?”

想到关陇贵族,武则天的心中升起一阵深深的厌恶。

东晋。

谢安将尚还懵懂的谢道韫抱到怀里,心疼地抚摸着她的后脑勺,又骄傲又心酸。

侄女有如此气节,令他欣慰,可这样一个玉雪可爱的女郎却所托非人,最后不得不直面屠尽自己家室的贼人,作为长辈,他却不免心疼。

况且,谢安心下微沉,孙恩攻入会稽,那东晋

【幸好,孙恩此前就听过谢道韫的才名,如今见她如此临危不惧,又敬她风骨,不仅没有动手,还派人将她和外孙送回,其后谢道韫一直寡居于会稽。

济尼曾言,“王夫人神情散朗,故有林下风气”,但我觉得,还是称她为谢家女吧!是雅人深致、有林下之风、可以令豪杰折服的谢道韫,王凝之,根本不配。】

曹操对这话十分认同,他想起蔡邕的女儿蔡琰,也是个极有文才的女子。他不乐章句,极爱文章繁华,谢道韫有咏絮之才,亦有军事之能,实在是惊才绝艳,让人想要一见。

太极宫。

李世民虽然早已熟知谢道韫的事迹,再听一次却仍旧感怀:“我想起姐姐了。”

他没有用朕。他的姐姐,平阳昭公主,是能以微弱兵力征伐关中,与他会师攻入长安的女巾帼。可惜.

李世民忽然想起之前在水镜中看到的画面,后世的女子,也可以从军么?那是不是说明,在他的大唐,也有许多如姐姐一般的女子被埋没?李世民心内的天平动摇了。

【就像谢道韫不太看得上自己的丈夫一样,陶渊明也不太看得上王凝之,哪怕王凝之许他的官职是江州主薄——一个分量不轻的职位。】

陶渊明轻声道:“王凝之固然庸才,当时官场风气亦令我不耻,故而我并未答应,在浔阳又住了六七年。”

【但陶渊明毕竟还是放不下“兼济天下”的志向,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又复出了,投到桓玄帐下做幕僚。

这个桓玄也比较有名,是桓温的儿子,据现在的史学家考证,桓家的祖上应该是三国时期,在高平陵之变中被司

章节目录